【鳴家】周鵲虹:雨聲,書聲,聲聲入耳
2022-11-02 07:00:00 聽新聞
自習課的時候,喜歡站在窗臺邊上聽雨。
學校風景優(yōu)美,綠樹成蔭,教學樓掩映在大片大片的樹林中。我上課的教室在教學樓的三樓和四樓,窗外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,樹梢的高度剛好與窗臺齊平。于是,得以從一個特別的視野去觀看這片樹林。
林中主要是黃桷樹,當然,樹下也有紅枳木、珊瑚木,有紫薇和三角槭,也有菊、蘭之類的花草,從我的教室窗臺卻無法看到。春夏秋冬,黃桷樹林的風景變化并不大。
只有在暮春季節(jié),黃桷樹在短短的三個星期內完成黃葉、落葉、發(fā)芽的蛻變新生的過程。一年中其他所有的時節(jié),都是滿眼碧色,綠意盎然。
觀林,莫過于在雨中。雨水清洗了城市污染留下的灰塵,葉片變得油亮可人,舒展著生命本真的活力和色彩。更重要的是,在雨中,可以聆聽那雨和樹葉的私語,似乎在傾聽一場綿長無盡的愛戀?;虺砻芑蛳∈琛⒒蚣贝倩蜉p緩、或粗壯或細致的雨線從不可知的高度匆匆落下,在樹葉上面突然變得溫柔起來。
雨水與葉片相會的時候,有時看不到水痕,聽不到雨聲,雨水輕輕的融化在樹葉的胸膛,像一首無聲的戀歌;有時,雨點大了,水花飛濺起來,形成一個美麗的水花,讓葉片的心也禁不住輕輕顫動起來?;蛘?,有一些風。風吹起來來的時候,雨絲也傾斜了它的身姿,與千萬叢葉片在風中交織起舞,萬千樹葉演奏著和諧的律動。
當然,也會有別樣的獨奏。四樓教室窗臺邊有一棵小小的黃桷樹苗,像鋼絲一樣遒勁、倔強的單薄枝干上頂著幾片孤零零的葉子。不知是哪只多事的小鳥銜來的種子,或者是哪陣詭異的旋風運來的種子,就在墻邊裂開的一塊瓷磚的縫隙里,就著灰塵堆積的微弱的泥土,吸收著陽光和雨露,在這里堅強的生長著。
小樹苗的旁邊不知何年何月何種機緣,生出了一叢碧綠的鐵線蕨,忠實的陪伴著。雨來的時候,小樹苗也會承受雨水的滋潤。它剛好生長在屋檐邊上,從八樓屋檐邊上匯集的雨水,積累到一定重量就會高高的墜下,滴下來的時候會重重的敲打在小樹苗的葉片上,把整個葉片打得東倒西歪,但葉片會更加堅強的挺立。
而屋檐的雨水并不會在相同位置滴下,因此,這種等待就變得很有戲劇性了,葉片與水滴的相遇,隨時都可能會發(fā)生,可能很漫長,可能很短暫,是一種約定,也是一種守望,就好像一個等待的相逢,一場期許的愛戀,一段多變的人生。
窗臺以內,是起伏的書聲。孩子們洋溢著青春的活力,如同窗外茁壯的樹林,思想的觸須在閱讀的聲音中飛揚起來,在空氣中激撞出火花。凱勒說:“一本新書像一艘船,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,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?!?/span>
讀書聲中,有時是溫文爾雅的諸子著述,有時是抑揚頓挫的唐詩宋詞,有時是優(yōu)美典雅的經典散文,有時是慷慨激昂的雜文等等……久遠的時光和塵封的記憶在教室里流淌。
陸游晚年對自己不能遠赴邊關殺敵復國充滿惆悵,從讀書聲中尋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,他在詩中曾多次表達對書聲的喜愛,比如,“出塞雖慚平賊手,下帷聊喜讀書聲”“豐年猶有餓死慮,破屋自愛讀書聲”“巷南巷北秋月明,東家西家讀書聲?!痹陉懹慰磥?,天下最美讀書聲。
我喜歡陸游那種對書聲的摯愛,但我認為最美的聲音,應該是此刻書聲與雨聲的交匯的聲音。站立窗前,端著一杯清茶,碧綠的茶湯中升騰起氤氳的霧氣。有雨聲零落,有書聲入耳。
窗外,來自遙遠天際、經歷了無盡輪回的雨水,與大地深處生長出來的綠色精靈,碰撞出生命別樣的聲音;窗內,那些古老的歲月,深遠的智慧,美麗的情思,一一流淌在瑯瑯的書聲中。
窗外的雨聲有時細密,有時鏗鏘,有時柔和;窗內的書聲也隨著內容而起伏變化:這二者恰好就形成了內在的和諧,就好像一場人與自然的交響樂的演奏。雨聲與書聲,匯聚成了人間最美的聲音。
聆聽那雨聲,將那自然深邃與飄逸輕靈注入我們的心靈。
聆聽那書聲,讓古今的智慧與哲思,引領我們走出重重圍困。
雨聲,書聲,聲聲入耳。請放下紅塵俗世中千萬般的惆悵與紛擾,靜下心來,請聆聽這雨聲,聆聽這書聲。
圖/文 周鵲虹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