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_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_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_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

【鳴家】楊清波:讓經典流行的大美華章

2018-02-26 17:00:00 聽新聞

初七偶然打開電視,我看見王俊凱正在演唱明代狀元錢福的《明日歌》,撒貝寧在主持,康震、王黎光、曾寶儀、庾澄慶在鑒賞。這首耳熟能詳、流傳甚廣的詩歌被唱出來,感覺很別致,加之綜合的視聽及舞臺效果頗為誘人,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。

讓經典流行的大美華章

——《經典詠流傳》引發(fā)的思考

初七偶然打開電視,我看見王俊凱正在演唱明代狀元錢福的《明日歌》,撒貝寧在主持,康震、王黎光、曾寶儀、庾澄慶在鑒賞。這首耳熟能詳、流傳甚廣的詩歌被唱出來,感覺很別致,加之綜合的視聽及舞臺效果頗為誘人,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。

就在這時,我接到重慶日報實習記者、西南大學新聞系大三學生林曦璽打來的電話,說蘭世秋老師給她的電話,希望采訪我一下,談談對央視春節(jié)推出的《經典詠流行》節(jié)目的看法……

blob.png

巧!接完電話,已經在開始播放楊洪基與王昕合作的《三國演義》主題曲《臨江仙·滾滾長江東逝水》了。這可是我最愛聽,幾乎每次和朋友聚會只要唱歌我都必唱的首選歌曲。因為我喜歡高谷建芬老師譜寫的那氣勢如虹的旋律,喜歡“明代三大才子之首”楊慎詞中那慷慨悲壯的基調、蕩氣回腸的感慨,更喜歡楊洪基老師豪邁硬朗、深沉高亢的演唱。特別是楊、王兩代人的合作,楊洪基“讓后浪推前浪”的表達,也讓人直覺到了“傳承”的味道。

“白日不到處,青春恰自來。苔花如米小,也學牡丹開?!痹谌鲐悓幍纳钋檎b讀后,曾支教貴州烏蒙山的梁俊背著一把吉他、帶著他的學生梁越群走上舞臺,將清代詩人袁枚沉寂了近300年的《苔》用“純凈到讓人心疼”的歌聲演唱出來,直擊內心……那一刻,我的眼眶濕潤了。這既是詩人將目光投向多寄生于陰暗潮濕之處的最卑微的生命,讓蕓蕓眾生感悟到世間每一種生命都值得尊重、值得歌唱、值得自信的巨大意義,也讓我們看到了詩與歌結合產生的強大力量,還讓我感動于梁老師帶領山里的孩子們把古詩唱成歌,在支教兩年的時間里教了孩子們一百多首古詩,其中有一半被譜成了曲以利于傳唱的良苦用心。

于是當晚,我把連續(xù)三期《經典詠流傳》通過百度搜索出來看,直看到次日凌晨4點。在看的整個過程中,我有一種如饑似渴、如飲甘露、如沐春風的暢快,有一種沉浸其中、陶醉其間、不愿醒來的享受。我發(fā)現(xiàn),該節(jié)目將詩美、樂美、韻美水乳交融,讓畫美、情美、意美和諧共生,構筑了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的大美華章,堪稱在“娛樂至死”導致浮躁之風普遍、快餐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吹來的一股久違的清新之風,讓人看到了文化傳承的扎實行動和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。

微信圖片_20180226171004.jpg

詩詞是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髓,也是先輩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。竊以為,央視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(jié)目《經典詠流傳》是通過“和詩以歌”喚醒與激活古典詩詞的成功探索,是對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經典富有創(chuàng)新性的當代演繹,其驚艷登場、迅速走紅帶給億萬觀眾和網友的巨大驚喜,既證明了中國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歷久彌新的獨特魅力,更詮釋了用富有時代感、時尚化和國際視野的融合創(chuàng)新表達不但可以傳承經典,而且可以賦予經典以新的價值和意義,并創(chuàng)造出新的經典。

這個夜晚,無論是譚維維唱響中國風骨的《墨梅》、王力宏演繹的蒙學教材之首《三字經》、黃綺珊演哭億萬觀眾的《定風波》,還是陳力和余少群合作的曾經風靡一個時代的《枉凝眉》、鳳凰傳奇豪氣奔放唱到啞聲的《將進酒》、尚雯婕渾然天成又震撼人心的《木蘭詩》,抑或是汪明荃和羅家英珠聯(lián)璧合的《鵲橋仙》、胡德夫悲愴襲人感動全場的《來甦秋思》、孫楊意志強悍堅韌勵志的《亭亭山上松》、88歲的鋼琴演奏家巫漪麗遠在新加坡與節(jié)目現(xiàn)場實時連線的曠世經典《梁?!贰冀o我以震撼、感動和享受。

微信圖片_20180226171007.jpg

事實上,“五千年文化,三千年詩韻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彩。記得《重慶日報》去年推出的“重走古詩路 思君下渝州”探尋重慶古詩地圖全媒體系列報道,在追尋古詩人留下的足跡中穿越歷史、連接時空,以系列化、大版面、融合式、持續(xù)性傳播,在重慶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和廣泛贊譽。今天央視的《經典詠流傳》又以電視媒體的音畫語言和創(chuàng)新表達,再一次讓古老的詩詞經典在現(xiàn)代語境下釋放出穿透人心的能量。我相信,只要主流媒體都能如中央電視臺和重慶日報一樣,以強烈的責任感擔當盡責、創(chuàng)造創(chuàng)新,就一定能夠在時空連接中激活受眾,在文化引領中凸顯價值,讓經典流行起來、傳承下去。

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。因為經典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,應該流傳、必然流傳,并且必須永遠流傳。

責任編輯:

版權聲明:

“華龍網”客戶端“鳴家”專欄的所有作品,均為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“鳴家”欄目或本人授權不得轉載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將追求其相關法律責任聯(lián)系郵箱:12529496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