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_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_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_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

【鳴家】余景:紅葉情思

2021-02-10 07:00:00 聽新聞

去巫山看紅葉,已是多年的夙愿。

去巫山看紅葉,已是多年的夙愿。

1.jpg

一簇血染的紅葉,襯著一川碧波蕩漾的江水,映著兩岸壁立陡峭的峽谷峰巒,幾艘豪華的游輪、快艇拖著長長的銀白色的水線,如夢一般從江心劃過。這是一幅關于巫山紅葉的照片,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已深深印在了記憶里。

一個周末,我終于禁不住朋友的邀約,搭上了去巫山賞紅葉的順風車。

因為擠不上景區(qū)內(nèi)的觀光車,我們無意間攀上了巫山縣城對面的文峰景區(qū)的山巔。一條石砌的步道隨著山勢婉轉,在山脊上沿東西延伸。在每一塊凸起的高地上都建有一個漂亮的觀景臺,或兀立于萬丈懸崖邊,或雄踞于絕壁陡崖上,或高峙于石林亂草中。有的還建有造型奇異的觀景亭,翹角玲瓏,如鳥斯飛。步道如同一條長長的飄帶,將每一個觀景臺串珠蒂結,逶迤連綿,放眼望去,仿佛置身于北京八達嶺上遠眺萬里長城,前不見頭,后不見尾,騰挪跌宕,鱗爪飛揚,如山舞銀蛇,又似巨龍騰空,栩栩如生。

這里是長江北岸。站在觀景臺上,腳下壁立千仞,如刀劈斧削一般,浩浩蕩蕩的長江平鋪在山崖下,澄碧如練,靜水深流。我知道,這就是毛主席當年所暢想的“更立西江石壁,截斷巫山云雨,高峽出平湖”的巫峽,是將原來的江面抬高175米以后才能看到的景象。“巴東山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”,千百年來,多少騷人墨客、商賈名流乘船從峽底經(jīng)過,面對道道險灘急流,穿越層層幽冥晦暗,聽著聲聲猿鳴哀囀,留下多少人生的凄婉感慨。然而,這一切早已被深深淹埋在高峽平湖的江底了。今天的巫峽,以綺麗、俊秀、幽深、雄奇著稱天下。它峽長谷深,奇峰凸崛,重巖聳翠,云騰霧繞,江流曲折,百轉千回。船行其間,時而群峰如屏,石塞疑無路;時而峰回路轉,云開別有天。宛若闖進了一條神奇瑰麗的山水畫廊,處處溢滿詩情畫意?!叭f峰磅礴一江通,鎖鑰荊襄氣勢雄”,這是對它真實的寫照。

三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條千古不朽的文化長廊,巫峽又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。說起巫峽,不禁讓人浮想聯(lián)翩,且不說那關于巫山神女的系列神奇?zhèn)髡f,也不說戰(zhàn)國時期楚國文人宋玉的《高唐賦》《神女賦》和屈原的《山鬼》等傳世名篇,僅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無數(shù)詩詞名句如“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”、“巫山十二峰,皆在碧虛中”、“巫山峨峨高插天,危峰十二凌紫煙”、“放舟下巫峽,心在十二峰”等等,就足夠令人陶醉和神往。草木有情,山水有意。睹物抒懷,歷代詩人騷客們運用各種體裁來詠嘆巫峽及周邊的自然、人文的作品,可謂浩如煙海、燦若星晨,鑄成了中國三峽文化的高原和巔峰。

于我,也許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在三峽大壩截流之前,未能像劉白羽一樣去親身經(jīng)歷過“長江三日”,也沒有杜甫那樣“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”的歸家體驗,更沒有像李白那樣因聞喜生云“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”的激情浪漫。然而,反轉一想又覺萬分榮幸,因為這些文人雅士有誰能如同我輩今天這樣,隨車簡從,輕松登上這云端峽頂,君臨天下,俯瞰高峽平湖,縱覽萬頃碧波?

行走在山脊步道上,像是在空中漫步,遠處群峰起伏,層巒疊嶂,白云冠頂,萬山磅礴,有“蕩胸生層云”“決眥入歸鳥”的豪邁與曠達。眺望長江南岸,蒼山如黛,奇峰高聳,一個個新村如亮麗的珍珠鑲嵌在山嵐水際、崖畔溝谷,一條條寬闊的公路盤旋環(huán)繞,如玉帶連珠,從江邊一直延伸到高處、遠處直至消逝在云海深處。近處危崖陡峻,直插谷底,如臨萬丈深淵,步步驚魂,心若懸膽,簡直要嚇出一身冷汗。俯覽峽江,大江東去,斜陽照水,有“半江瑟瑟半江紅”的美麗意境。

2.jpg

步道兩邊百草枯索,山陰道上紅葉稀微。在亂石旮旯,或芭茅叢中,或懸崖邊上,即使有幾片紅葉在風中飄搖戰(zhàn)栗,也顯得有些寒磣而蒼涼。那半山腰上恍惚有些紅葉的影子,零零散散,如星星點燈。俯瞰江畔水際,緋紅若云,飄飄渺渺,似有若無。山埡上、石縫間、松林邊,或見一二叢、三兩片,橫斜在半空中,微風掠過,稀稀落落,顫顫巍巍,恰似情人憂傷的眼淚。也許是我們錯過了看紅葉的最佳時機,不免讓人有些失望。

說起巫山紅葉,忽然想起了一部老電影《等到滿山紅葉時》的插曲:“滿山紅葉似彩霞,彩霞年年映三峽。手捧紅葉望阿哥,紅葉映在妹心窩。哥是川江長流水,妹是川江水上波。”以紅葉彩霞表達忠貞、熾烈的愛情,這是中國文化之旅的又一次探索和升華。不知什么時候,一抹金色的陽光穿透云朵,直射到對面的斑駁的崖壁上,色彩斑斕,呈現(xiàn)出內(nèi)涵豐富的各種表象,極像一幅金碧輝煌的印象派油畫。有蒼鷹在山崖間盤旋、俯沖,仿佛文人在空靈的宇宙中捕捉詩的靈感。有兩艘游輪剛從江面劃過,蕩起層層漣漪,泛起粼粼波光,酷似阿哥阿妹多情的心事和羞紅的笑靨。

功無枉使,時不虧人。正當我們在為沒看到最美的紅葉感到有些惋惜之際,朋友的一個電話文把我們引到了觀音洞山頂。放眼一望:嚯,一江碧水柔潤綿長,滿山紅葉絢美如詩,好一幅江山紅葉美景圖!

從上往下看,一枚枚,一枝枝,一樹樹,一團團,一片片,甚至漫山遍野……如血,如霞,如熊熊燃燒的火焰,如激情噴涌的巖漿,如奔涌而下的紅色瀑布……

觀音廟鶩伏于懸崖邊,掩映在紅葉里,檐牙高啄,玲瓏雅致,像是在守護著這片流光溢彩的紅葉。從觀音洞扶梯而下,沿著曲曲折折的石梯、棧道緩步前行,頭頂、身邊、腳下,滿是滴血的煙霞、飛紅的流云。或依附于道旁,或懸垂于崖壁,或斜伸于坎外,或傲立于石林間,或倒掛于巖縫中,或匍匐在溪溝邊,在秋風中招展,在夕陽下絢爛,在霧靄中暈染,聘聘婷婷,窈窈窕窕,飄飄悠悠,洋洋灑灑,紅得那樣寂然無聲,紅得那樣韻味無窮,紅得那樣純粹熱烈,紅得那樣熱血澎湃!隨手摘上兩片放在手心,似羞紅的心跳,如滾燙的激情,恍惚夕陽沉醉的光斑,又像上帝饋贈的金幣——紅里透著晶亮,亮里盛著溫馨,溫馨里裹著幸福和甜蜜,別致無格,精美異常,令人心肝寶貝似的憐愛不已。

據(jù)說,巫山的紅葉品種非常豐富,有200余種植物樹葉在秋天變成紅色,其中以黃櫨、烏桕、楓樹為主。紅葉形狀有手掌形、五星形、羽毛形、心臟形、橢圓形、鴨掌形、針形等20多類。其色彩以火紅居多,另外還有血紅、酒紅、鐵紅、紫紅、玫瑰紅等20余種??磥恚矍暗倪@些紅葉基本都是黃櫨樹的葉子。黃櫨是一種灌木,其最大的特征是集中成片,枝枝蔓蔓,使得整個山崖一片火紅璀璨。

詩人郭沫若有詩贊曰:“紅葉經(jīng)霜久,依然戀故枝。開窗聆曉鳥,俯首拾新詩。”這里的每一片紅葉就是一個意象生動的詞語,每一樹燦爛就是一組靈動優(yōu)美的詩句,滿山的紅艷就是一部傳世不朽的經(jīng)典。真可謂“遙看彩霞千丈起,拾階山徑一身紅”!

3.jpg

山坡上,一群不知名的小鳥帶著火紅的心事,在紅葉間嬉逐飛躍、嘁嘁喳喳,像是在捕捉愛的音符,又像是在詠唱甜蜜的生活。山路上來來往往的游客,或三五成群,或成雙結對,或孤身獨行,或竊竊私語,或嘻嘻哈哈,或放聲高歌,或驚叫感嘆。這滿山搖曳的紅艷,像點燃的熱戀,像翻卷的思緒,像癡狂的情話,陶醉了不知多少癡男怨女。一路走來,只見一對對情侶靠著壁、扶著欄,彼此深情相擁,他們用撐桿舉著手機,以紅葉、大江為背景在瘋狂地玩著自拍,鏡頭前的一張張笑臉,綻放得如同紅葉一般嬌羞絢爛。偶爾置身大于自然,有一種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的飄逸,倜儻不羈,放浪形駭,也許這就是人在某一時刻,有追求個性自由的本能反映吧。

透過層層紅葉的烘托,在文峰山南麓的一塊突出的巨巖之上,有一白塔亭亭而立,玉樹臨風,飛檐翹角,剔透玲瓏,高高屹立于峽口江岸,如初出浴的妙齡少女,身材雋秀,伶俜婀娜,滿目含情,顧盼生輝,奪人心魄。據(jù)隨行朋友介紹,那塔叫“鎮(zhèn)江塔”。我想,取名應該是為了鎮(zhèn)住江水的泛濫、祈求三峽的平安暢通之意吧。后查資料才知,其前身為“文峰塔”,始建于清乾隆年間,初為六角七級,原意旨在祈求當?shù)匚娘L煥然昌盛。現(xiàn)新塔為六角十一級,塔身潔白如玉,是觀賞長江巫峽美景和三峽紅葉的最佳視點,也是觀日出和看巫山縣城夜景的絕佳之所。由于時間不早,我們實在無福消受,只能遠遠地瞻望它俏麗的背影罷了。

俯瞰巫峽峽口,在大片紅葉的反襯下,只見一彎彩虹鎖住江口,這就是被譽為“渝東第一橋”的巫山長江大橋。它如臥波飲虹,“一橋飛架南北,天塹變通途”,從此打通了渝東北通往湖北、湖南的門戶。紅葉、虹橋互為依襯,相得益彰,恰似“琴瑟在御,莫不靜好”。撥開紅葉,遠眺巫山縣城,大江簇擁,青山為屏,踏浪逐波,依山層疊,江水與山城相依相偎,風情如畫,讓人頓生江山豪情。落日熔金,夕陽下的高峽平湖真可謂雄渾浩蕩、氣象萬千,簡直就是豪放派筆下潑墨揮就的一首經(jīng)典——《滿江紅》!

4.jpg

夜晚從巫山長江大橋經(jīng)過時,整個城市都晶亮通明。大橋像一把巨大的五彩琴弦,橫在巫峽口,豎在江面,夜幕中琴弦不斷變幻著迷人的色彩,像是在演奏一曲盛大的時代交響樂。大橋后面的城市已是萬家燈火,到處霓虹閃爍,層層疊起的高樓在江中留下了隱隱約約的倒影,恰似安徒生筆下美麗的童話世界,晃晃悠悠,撲朔迷離,飄飄渺渺,仿佛天上的街市。寬闊的江面猶如一個不斷變幻的巨大舞臺,那一艘艘游輪、一葉葉輕舟、一艘艘貨船、一只只快艇往返穿梭于平靜的江水之上,似乎正在演繹一幕幕神奇浪漫的現(xiàn)代神話劇。那些不斷切換的火紅、血紅、紫紅、醬紅、粉紅、嫣紅的燈光,不正是巫山上飄落的片片紅葉么?

夜宿在神女峰對面的一處農(nóng)家賓館。不巧,次日秋雨大作,濃霧緊鎖,為安全考慮,巫山神女峰景區(qū)當日閉門休業(yè)。在主人的指引下,我們只能透過縹緲的云霧,遠遠地想象一下那期盼已久的神女峰的麗態(tài)仙姿罷了。她那迷離的倩影,綽約的風姿,羞澀含煙的表情,光彩照人的形象,全都緊裹在朦朦朧朧的云霧之后,猶抱琵琶半遮面,千呼萬喚終不出。也難怪,中國傳統(tǒng)女性的典雅含蓄之美豈是你我凡夫俗子想見就能見到的?更何況幾千年來,她一直高居中國文化之巔,是無數(shù)文人墨客頂禮膜拜的愛神、女神!

正如詩人舒婷所說:“刻骨銘心的愛,使山峰有了巍峩的高度,把心花開在石頭里,一萬年的約期太短?!蹦蔷妥屛覀儼哑谠S留給未來吧,無需一萬年,等到下一次滿山紅葉時,也許就在巫峽邊的某一渡口邊、游輪里、山道上……她笑盈盈的,和你不期而遇,這不更好嗎?

圖/文 余景

責任編輯:

版權聲明:

“華龍網(wǎng)”客戶端“鳴家”專欄的所有作品,均為重慶華龍網(wǎng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“鳴家”欄目或本人授權不得轉載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將追求其相關法律責任聯(lián)系郵箱:12529496@qq.com